项目背景: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连续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推行,我国学前教育普及成效明显,2018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1.7%。但同时,“由于发展长期滞后、底子薄,学前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在我国目前仍有1/5的适龄儿童无法接受学前教育的情况下,在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普遍在50%以下”。
云南省是中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2018年,3年的入园率为79.6%,仍低于全国平均的3年入园率81.7%。2017年底全省平均入学率为71.15%,但在逐一看129个县时,入园率从100%到20%,农村入学率远低于城市地区。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和偏远山区更是远远低于平均水平,2017年云南省仍有10.6万幼儿教师及工作人员的缺口。在云南省教育厅的统计中,49%的农村学前适龄儿童从来没有听过父母讲故事,72%的家长从来没有和自己的孩子互动玩耍。
资助方: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
巧家县教育局世界银行贷款办公室
利保益基金会(德国)北京代表处
当地合作单位:
巧家县教育体育局
项目覆盖:
会泽县白鹤滩镇法土、水塘、野鸭塘、大坪、官村,大寨镇小田村,药山镇麦坪村,崇溪镇、羊棚共和村。共计14个班384名学生。
项目活动:
1. 对目标幼儿班实地进行基线调研,深入洞察各幼儿班和教师基本需求,并制定针对性的项目实施计划。
2. 项目团队提供系统、专业的教师培训。
- 岗前培训:组织负责目标幼儿班的教师进行为期5天培训。
- 日常月度培训:组织每位教师平均每学期参加3次月度培训,每次1天,共计每年6次。
- 假期培训:每年寒暑假期分别组织所有教师进行5天集中培训,共计2次。
- 数码工具应用培训:通过数字化工具记录学生考勤情况,如APP。
3. 幼儿班日常教学活动中重点围绕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语言、艺术、社会、科学”五大领域培养孩子均衡全面发展,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
4. 督导与指导。
项目主管每月(5次/学期)对每班进行至少半天的日常实地监管- 包括现场实地培训、指导、支持和示范教学。
5. 建立家长委员会。
建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幼儿班事务管理,组织教师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进行幼儿教育、幼儿安全与健康等知识的培训。
6. 完善幼儿班硬件设施设备。
7. 每个月项目主管需要和项目相关教育系统协调和反馈,对当地教育系统提供未来希望幼儿班的教学工具和教育理念。
8. 通过3年的实施项目已发展成熟,签订移交协议将班级移交给教育部门/当地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