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逢耕种之季,由昆明野地环境发展研究所和互满爱人与人合作,在寻甸县河口镇小街村实施的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支持的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项目——云南寻甸县气候智能型农业示范项目开始进行水稻移栽。在项目的资金和技术扶持下,小街村的农户全部采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种植水稻。
小街村采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育秧
采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种植水稻,通过培育壮秧、扩行减苗、干湿交替灌溉等技术措施,构建高质量的水稻群体,不仅能够让水稻增产,还能够有效减少稻田甲烷气体的排放,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同时,采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种植水稻还能够减少稻种用量、减少插秧用工、减少灌溉用水,降低了水稻种植的成本,农户都很愿意学习采用这项技术。<>
省农科院杨从党老师向村民讲解技术要点
在水稻移栽的第一天,云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中心的杨从党老师专程到小街村长家坝村民小组给村民进行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培训,培训就在水稻移栽稻田里现场进行,虽然正是农忙时节,村民们还是很积极的来参加培训,到现场参加培训的村民达到了80多人。培训开展的很成功,村民们都能够按照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技术要求进行水稻移栽 ,预计一个星期后,小街村的水稻移栽工作就能完成。<>
省农科院杨从党老师到小街长家坝村开展现场培训<>
村民按照杨老师的技术方法做插秧练习
<>
村民按照技术要求开展水稻移栽<>
小街村的水稻移栽工作很快就能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