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拖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为国家级贫困县。据官方统计数据:全县约1/3的人口生活在国家贫困线(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下,绝大多数的村民每天的生活标准低于13元。为帮助布拖村民应对挑战,互满爱启动了旨在同时帮助青年和老人的全方位社区帮扶项目。具体项目包括:1、全面控制传染病项目,这是一个艾滋病防治项目,目的是预防艾滋病传播,帮助感染人群和受艾滋病影响的人群;2、社区发展项目,该项目从增强农村贫困儿童的营养与健康入手,改善儿童成长环境和健康状况,同时实现社区综合能力的发展;3、未来希望幼儿班项目,旨在为最偏远地区没有条件进入幼儿园的农村孩子创造一个享受学前教育的平台,预防贫困儿童演变为贫困成人,打破贫困代际循环。
“一村一幼”政策的理念
2015年10月,中共凉山州委根据关于提高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的国家级与省级工作要求,颁布了关于“一村一幼”政策的实施通知。此政策旨在对当地所有村庄引入幼儿班,从而使偏远地区的贫困儿童也能接受学前教育;也有助于彝、藏少数民族儿童克服母语障碍,更好地适应国家广泛推广的普通话;并帮助他们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通过建设、修缮乡镇幼儿园、开办村级幼儿班、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班,将创建一个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幼儿教育体系。该政策非常与互满爱人与人的未来希望幼儿班项目概念不谋而合。因此,互满爱人与人与布拖县教育和科学技术知识产权局(简称布拖县教科局)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开展村级幼儿班项目——监管位于布拖县的40所学前幼儿班。
2016年4月21日,布拖县教科局与互满爱签署了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实施互满爱幼儿班项目。
该合作协议使互满爱得以新增19个幼儿班,从而将幼儿班规模从原来的21个幼儿班扩大到40个。互满爱与布拖县的地方机关由此建立了强有力的关系,有助于提升当地学前教育的水平与规模。双方责任划分如下:布拖县教科局将负责儿童营养支持、提供卫生、教师与办公室用品;而互满爱则负责培训辅导员,并对这40个班级中的80名辅导员进行管理。互满爱还将从以上辅导员中挑选出6名优秀者,作为骨干辅导员。具体来讲,互满爱的日常工作包括:为6名骨干辅导员组织月度、季度培训以及实地督导,旨在提高骨干辅导员的自身能力、树立带头作用、有效地培训其它辅导员;负责每月督导、评估辅导员、并适时向教育局建议替换不能胜任的辅导员;通过每年组织不少于200小时的针对辅导员的培训与学习,以及组织每个辅导员一年4天在幼儿园的实习,将全面提高此80名辅导员在儿童早期教育方面的能力——其中部分培训由骨干辅导员在互满爱督导下按月举行,其它培训则由互满爱和四川师范大学联合举行,一年两次共4天(项目启动之时,所有辅导员还接受了为期两天的关于互满爱幼儿班项目体系和工具的培训);此外,互满爱还将组织、督导和确保各辅导员开展每年6次的家长培训。从人员架构来讲,互满爱委派了1名县级协调员和3名主要管理人员在当地开展工作,以负责项目的监管。
布拖县教科局与互满爱人与人签订了“一村一幼”协议
互满爱项目服务中心在凉山州将成立一个分支机构,以便开展督导、开发培训工具和培训材料。项目服务中心还与四川师范大学合作,进行培训督导和开发培训材料。同时互满爱将提供其成熟的“幼儿班的20个工具”(来自于互满爱的幼儿班理念),供布拖县骨干辅导员和项目团队使用,促使项目的培训、督导和监管更为专业化。在培训教材方面,互满爱采用布拖县教科局提供的“一村一幼”的官方教材,以及互满爱自身在实践过程中开发的培训材料,用于辅导员的培训。互满爱与布拖县教科局、乡镇中心学校、村委会及其它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密切合作,以确保“一村一幼”项目的顺利实施。
参与项目的4所中心校的校长、辅导员、核心辅导员与互满爱主要工作人员的合照
互满爱中国项目主任Siri Holmebakk会见布拖县教科局副局长陈先生
本项目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乡村儿童早期发展基金(reedchina.org)、互满爱人与人波罗的海(www.humana.lt)、互满爱人与人挪威(www.uffnorge.org)资助。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捐赠方的观点或立场。